2024-01-04
彭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乡村人才引入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很强,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以及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心重视,所提问题和建议对加快建立我市乡村人才引入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并会同市乡村振兴局深入讨论。针对您的建议,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我们将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加快建立乡村人才引入机制。
一、我市乡村人才引入机制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十堰市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十堰市2022年推进全民创业实施方案(试行)》,《深入实施“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计划责任清单》,《关于进一步优化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等文件》等文件,为加快建立乡村人才引入机制,推进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支持计划。脱贫期内,重点在“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育方面支持贫困地区新生代劳动力提高就业创业技能,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乡贤带动贫困人口发展致富,取得积极成效,累计培育360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补助职业教育学生12.2万人次2.42亿元。过渡期内,继续实施“雨露计划+”行动,以提高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扎实推进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短期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千方百计帮助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
(二)坚持政策引领,助推返乡创业。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587笔21.49亿元,其中大学生贷款1.5亿元,在贷规模超过28亿元。大力推进“我兴楚乡·创在十堰”返乡行动,引导农民工等能人返乡入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今年截至目前全市新增返乡创业3683人。
(三)以岗定训实施“靶向”培训。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围绕“一主四优多支撑”,通过靶向摸排企业用工要求,靶向教学因材施教,靶向输送就业上岗,为企业输送电焊工、工业机器人等急需技术工人,切实增强全市技能培训工作与就业的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全市针对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靶向培训561场,输送至市内重点企业上岗1.47万人,完成目标1.1万人的133%。
(四)打造劳务品牌赋能乡村振兴。围绕全市“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发掘和培育本地特色劳务品牌,打造“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的劳务品牌发展格局。全市已培育劳务品牌14个,其中6个被纳入湖北省重点劳务品牌库;“竹溪厨嫂”“竹山绿松石工艺师”分别被评为湖北省第三批、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劳务品牌的发展已带动我市就业40余万人,为我市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稳岗扩岗就业凝聚强大合力。
(五)实行乡村人才评价特殊支持政策。开展从教30年乡村中小学教师(幼教)中级职务专项评审工作,该项工作被《人民日报》刊发报道,近三年评审通过122人。积极推进在中小学教师副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中单独设立基层组的工作模式,保障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能顺利晋升高一级职称。2022年中小学教师乡村定向副高评审通过202人,乡村定向一级评审通过35人。乡镇教师申报职称可不参加统一水平能力测试,由所支教乡镇学校考核推荐。在卫生技术高级职务水平能力测试时,对农村基层降低分数单独划线。在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审时,把农村基层申报材料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并提高了通过比例,2022年基卫高评审通过25人。畅通乡镇农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同等条件下向农村基层倾斜。积极开展“湖北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奉献岗位计划”人选评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六)放宽招聘条件,优化进人程序。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县级事业单位招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硕士以上学位人员,以及行业、岗位、脱贫攻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通过全省统一组织考试方式公开招募的参加我市“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原服务单位(以及所在县、市、区范围内事业单位)有空编和用人需求,毕业生服务期表现优秀、期满考核合格以上,且自愿留在基层服务单位的,经考核聘用程序,可以办理用编及聘用手续。近三年我市“三支一扶”支农岗位共招募97人,2022年支农岗位招募41人,服务期满毕业生12人被考核聘用为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实做好乡村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乡村能人就地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脱贫人口自主创业,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培训等政策支持。加强返乡创业载体建设,搭建创业平台,营造创业氛围,发挥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示范项目作用,联合团市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创业大赛,选树一批创业典型,鼓励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继续做好“三支一扶”乡村振兴岗位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和期满考核聘用,力争将更多更好的人才留在农村和基层。
2.积极做好乡村人才培育工作。抓好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农村电商、乡村工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人才和党组织带头人等各类人才培育培养工作。积极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和各类农村经营能人,对领办创办带动效益明显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带动脱贫群众增收。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联合组织部门开展“头雁”工程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48名乡村振兴示范村党支部书记赴浙江大学开展三期培训,后续将继续开展好第四期培训。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和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
3.重点做好“雨露计划+”。继续对就读职业教育的脱贫(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实施雨露计划资助,充分掌握入读职业院校意愿、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在读学生底数、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意愿等情况,建立新成长劳动力入读职业院校意愿清单、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在读学生清单、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即将毕业及已经毕业生就业意愿清单和就业帮扶台账,做好雨露计划应届毕业生跟踪帮扶,切实提高脱贫家庭子女就业质量,确保有稳定地收入来源。
2023年8月20日
相关新闻
鄂ICP备06007886号-5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1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3000058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十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19-8652168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地址:十堰市人社局位于茅箭区北京中路82号 十堰市市民服务中心1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