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点滴不容有失。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用心用情为民服务,实干实为排忧解难。
直面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针对人社系统受理较多的工伤认定、特殊工种退休的问题,2020年,市人社局建立了《重大疑难案件会商制度》,专题研究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梳理群众心中的堵点,通过集体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有效途径。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换位思考切实解决群众合法诉求。今年10月,湖北12345政务服务网热线应急平台上,出现了一起针对人社部门的投诉,投诉者陈某用过激的语言“谩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面对指责与谩骂,市社保局工作人员王观岚第一时间与陈某取得联系,耐心细致地对政务网接口升级和十堰市迁移数据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在获知产生了新的问题后,又耐心沟通引导,在当晚20时40分彻底解决了问题。陈某备受感动,次日,在曾经投诉过的平台上公开发出了“表扬信”,并就之前的过激行为道歉。面对不理解,首先做到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用优质的服务让群众如沐春风,用实际行动温暖办事群众。从“投诉”到“表扬”,从质疑谩骂到高度认可,折射出人社工作人员“宠辱不惊、服务为本”的工作态度,也折射出我市人社系统“创一流服务机关、树一流服务形象”的活动成效。
善待农民工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创新15333动态诚信等级评价机制,“1”是指一个办法管总,“5”是指五项制度落实,“333”是指三种企业对应三种结果应用。凡在我市开工的项目都需申领一份“十堰市企业诚信评定等级报告书”,报告书上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直接进入政务网站查询该企业的诚信等级,应聘的农民工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该二维码查看企业是否有“A”级诚信资质。该举措把治欠保支工作从以往的事前审查变成了现在的实时监控,从事后监管变成了事前预防,保护了诚信守法的企业,剔除了不良企业,行业内竞争变得更公平、更透明,在根治欠薪的同时也优化了我市的营商环境。自15333动态诚信等级评价机制启动以来,我市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数量、涉及欠薪人数和欠薪金额分别下降了25%、55%和76%,有效根治了用工单位的欠薪行为。
《“15333”诚信动态评价根治欠薪机制见实效》典型案例,入选了湖北省信用体系建设评选活动优秀案例第二名,经验做法获得省人社厅高度评价,并在全省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