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群导航 | 返回首页  | 登录 |  注册
欢迎访问十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十堰日报:跨千里揽才 谋全域发展 我市“东西联动+五大行动”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2025-05-12    来源:十堰市人社局

5月以来,我市以“抢抓毕业季大战三个月”为目标,推出“岗位扩增量、魅力引才潮、学子看家乡、服务暖心桥、能力促提升”五大行动,全面启动“东西双向引才”工作,通过西进青海、东出南京,密集开展大学生留(回)堰招才引智活动,掀起人才招引的热潮,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服务建成支点。

西进青海:

生态协作激活人才链条

5月8日,我市党政代表团跨越千里,将引才引智的触角延伸至长江源头所在地——青海省。

在“才聚十堰·圆梦车城”青海大学专场活动中,我市以“生态共护”为情感纽带,开创校地合作新模式。

我市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牵头,市县联动,“地毯式”摸排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及目标高校专业匹配情况,精心绘制“引才需求地图”。针对青海大学生态学、新能源材料等优势学科,量身定制岗位清单,涵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精准投放到青海五所高校的各大院系。活动现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柯贤国推介十堰人才发展环境,提供最高30万元安家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礼包,吸引一大批青海高校学生投递简历,其中,硕、博士生占比达48%。

同时,我市党政代表团与青海大学湖北籍教授、青年学者开展产学研座谈交流,双方在定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常态化组团招聘、校企“双进”等方面达成合作。

下一步,我市将与青海大学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找准合作项目,推进产学研协作与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新模式。

东出南京:

高端引才抢占科创高地

同样是在5月8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湖北省“博聚楚天共建支点”引才活动专场,我市推出引才“双高”战术:瞄准高精尖领域人才,推出高水平引才举措。

活动现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汉江师范学院、市太和医院等单位提供200余个博士岗位,涵盖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医疗卫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博士、博士后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8万元生活补贴、免费入住至多14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等一系列优厚政策,吸引南京大学等高校硕博人才前来咨询、投递简历。

活动现场,十堰引才团队建立“校地联动”合作机制,搭建起“引才大使—校友会—高校就业处”三级引才体系。聘任优秀学生代表担任“校园引才大使”,利用校友网络持续宣传十堰人才政策,搭建“楚才回堰”常态化平台。

同时,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建立对接合作,建立未就业硕博人才信息库,及时推介我市用人单位岗位,探索将“一次招聘”转化为“长线引才”。

五大行动:

精心布局构建引才体系

十堰的人才招引,远不止于简单的岗位争夺。在5月8日召开的十堰市大学生留(回)堰工作推进会上,市人社局推出“岗位扩增量、魅力引才潮、学子看家乡、服务暖心桥、能力促提升”五大引才措施”,覆盖岗位供给、政策激励、城市体验、服务保障、能力培养的全周期引才闭环。

其中,“岗位扩增量行动”重点围绕我市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开发国企技术研发岗、产业集群新兴岗、灵活就业新业态岗等措施,全量征集一批优质岗位;“魅力引才潮行动”创新“高铁+人才”模式,以武十、西十高铁沿线为轴心,构建“西安—十堰—武汉”人才流动三角区,形成东西双向引才攻势;“学子看家乡行动”围绕科创、文旅、乡村振兴等三条主题路线,邀请高铁沿线学子来堰感受十堰的发展成就和环境;“服务暖心桥行动”由政府与企业联手打造“人才生态圈”,青年人才驿站提供免费住宿,人才政策及时兑现等;“能力促提升行动”则通过在驻市高校举办“求职能力实训营”、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就业创业嘉年华活动等,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提升求职实战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与武汉、西安以及长三角等地区高校合作,依托驻外人才工作站开展常态化线上线下招聘,推动人才红利与生态优势深度融合,为十堰加快建设千亿产业集群、“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提供人才支撑,奋力谱写新时代“惟楚有才”的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鄂ICP备06007886号-5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1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3000058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十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19-8652168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地址:十堰市人社局位于茅箭区北京中路82号 十堰市市民服务中心19楼